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360] 心靈殺手 – 梗 & 延伸資料 & 彩蛋

【前言】

這個遊戲從裡到外有大量的捏他,這不但是遊戲製作者的浪漫,也是讓土撥鼠玩家樂不可支的地方(是的,我就是那樂不可支的傻蛋......orz)。這篇文章除了是自己的整理紀錄之外,希望也能讓玩過這個遊戲的朋友能得到多一點樂趣。但由於梗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寫到的都只是我發現的 + 找到的資料,相信還有許多地方可以討論,只是限於個人能力就只能如此了。分類方式也是不知道怎麼歸納只好照我意思隨便分......如果有疏漏的地方非常非常歡迎多多指教,讓我也多長點見識。

文章裡許多地方都流於東拉西扯 + 拼拼湊湊,沒有做很好的整理和統合。我的遊戲知識和影劇、文學內涵也相當貧乏,沒辦法做出太深入的介紹、分析及旁徵博引,盼各位讀者包涵與指教。希望這幾篇的文章能帶給玩過這個遊戲的朋友多一點的樂趣,沒打算玩的朋友一點豆知識,蠢蠢欲動還猶豫掙扎要不要玩的朋友一點勸敗的動力。

這個坑很小,請安心跳下來吧!

要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也請注意,這篇文章不但捏他了大量的劇情,甚至一不小心還會捏到未來的劇情,還會順便捏到別的遊戲、電影、影集等等......除了單純解釋一些梗之外,還加入了許多的旁枝末節......這是出自於個人的興趣和推廣,請自行考量是否要進行閱讀。

如果沒有突發狀況,這篇也就是最後一篇關於《Alan Wake》的文章了。(DLC 出來我就不敢說了......  XDDDDDD)

一、遊戲中的梗:這是在遊戲中的線索互相牽扯的梗。

【雙關梗】

◆ 主角名:

像是 Alan Wake 是本遊戲主角的名字,而有一句台詞貫串了整個遊戲:"Alan, wake up.",另外如果寫成縮寫的話就是 A.Wake = awake,很開門見山的關聯性。在 2006 的展示影片中有一段旁白是這樣的:

My name is Alan Wake...
I came here to get help...
to forget the past...
...and to sleep again.
But alone with the darkness...
...the only thing worse than not sleeping...
...is being awake.

從這段旁白來看,遊戲的劇情可能曾經遭到修改,不然這個名字可能會更有趣而切題。

◆ 小島名

然後那個湖中小島叫做 Diver's Isle,這是因為湯瑪斯贊恩喜歡潛水所以取這個名字。不過對照後來出場的怒海潛將湯瑪斯,劇情最後 Alan 最後也自己潛到湖底,而遊戲中也有提到黑暗魅影沉睡在湖底深處,這個島名就變得更有趣了。

◆ 書名

因為在遊戲裡 Alan 三不五時就會往下掉,所以第三集從亮瀑之音電台滾下去的時候,Alan 就自婊說把新書取名成《驟停》(The Sudden Stop) 難怪一直往下掉。說起來阿倫除了掉下山坡、懸崖、樓房、纜車、甚至還從直昇機上掉下來過......真的是很會摔啊,摔出心得的 Alan 在最後乾脆就自己跳下去比較快......

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老鹿餐廳」(Oh Deer Diner),Oh Deer 當然就是 Oh Deer 的諧音。可能是因為中文不好翻譯,所以翻譯者就把 Oh Deer → Old Deer = 老鹿,也算是有意思的翻譯。

「亮瀑鎮」英文是 Bright Falls,虛擬電視影集「夜泉」英文是 Night Springs。 Bright (白天與光亮)相對於 Night(夜晚與黑暗),Falls(瀑布)相對於 Springs(湧泉)。另外我猜想,Bright Falls 有「光明墜落」的解法,那 Night Springs 相對的就是「黑暗湧出」了,而 Night Springs 的來源又是出自於 Bright Falls,所以就是光明在這個小鎮裡消逝而黑暗隨之到來的意味。

另外 Barry 愛用的 Night Springs 梗也超棒的,我非常喜歡。   XDDDDDDDD

【其他有牽連的線索】

◆ Rose

我覺得這個角色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她在結局動畫時拿著提燈那一幕,如果只是純粹慶典活動也就罷了,不然真的很有得聯想。首先,Rose 是曾經被黑暗碰觸而沒有變成黑暗俘虜的人,這樣的際遇和 Cynthia Weaver 一樣。Rose 非常仰慕一位作家,但這位作家不但別人結婚,而且為了老婆發生的意外而被湖底的黑暗引誘,而黑暗勢力也藉著操控作家的寫作而增強力量,作家到最後發現事情不對頭就努力改變了寫作的方向,最後削弱了黑暗的力量,但仍未消滅深沈的黑暗。這樣的情況和 Cynthia Weaver 也是完全吻合。

Alan 最後留在湖底試圖阻擋黑暗力量席捲大地,這也和 Thomas 的決定一致。Cynthia Weaver 因為 Thomas 而成了「光明之女」,那 Rose 會不會就這樣成為「光明之女 Mk.2」呢?再加上結局動畫裡 Rose 背後的 Nightingale,是不是意謂著第二代光明之女對抗第二代黑暗小頭目?那一盞提燈真的是讓人有無窮的想像空間。

另外補充,當我在 Rose 的閨房醒來之後,我馬上檢查了她的房間(勇者嘛,你知道的...),果然被我找到全套的 Alex Casey 系列和 Alan 寫真照!製作小組果然沒有忘記這種不能忘記的地方。  XDDDDD  還有那個長毛象寶寶好可愛喔,真想要......  O_Q

◆ Thomas Zane

遊戲一開始被斧男追殺的時候,在樓梯下去的地方有個佈告欄,上面有一張潛水裝湯姆的照片,雖然一開始不知道那是什麼,不過重玩的時候就整個傻眼,你也太快出場了吧?  XD  而第一章 Alan 被困小屋時,會有一個門自行打開(第一章戰鬥教學之前),如果在門還沒打開的時候過去看,上面會有一張 Thomas Zane 的海報(還是潛水衣),上面寫著 "Tom the Poet"。而在第一章 Wake 夫婦剛到達湖中小屋的時候,玩家可以在鞋盒裡找到 Thomas 的著作,上了二樓還能看見他的照片。而這座小島在 1970 年代就因為火山爆發沉沒了,而小屋二樓牆壁上的月曆正是 1970 年七月。

Alan 在老鹿餐廳和哈特曼診所各會遇到 Anderson 兄弟一次,但是這兩個癡呆老頭都叫他 "Tom",這也是很有想像空間的舉動。有看到網路上的討論說這可能只是對陌生人的稱呼,我不清楚在英文裡是否有這種用法,但是大鬍子安德森也叫他 "Zane",這應該就確定是把 Alan Wake 當成 Thomas Zane 了,不過也有其他的可能性。這是單純因為這兩兄弟癡呆得厲害?還是因為他們知道 Alan 是繼承 Thomas 來對抗黑暗的關係?或是根本 Alan 長得就很像 Thomas?

◆ Jake

遊戲一開始,在斷橋旁邊樓梯的木門柱子上有張失蹤人口協尋的照片,另外在下面的佈告欄上還有另外一張同樣的照片,相片中的人看起來像是《Bright Falls》迷你影集裡的記者 Jake Fischer,根據製作小組的習慣,我想大概就是了吧。  XD

而在收音機裡我們也可以聽到 Maine 呼籲聽眾協尋一位叫 Jake 的失蹤記者。而 Jake 在影集中也有閱讀 Hartman 的資料(好像還有論文),也有實際採訪 Hartman 本人。這些部份可能要看過影集才會知道了,也推薦大家去看這部影集,拍得蠻有水準的(而且 Rose 也比較漂亮,又有萌萌金髮小正太......)。

◆ Clay Steward

Clay Steward 就是第一章一開始 Alan 過吊橋的遇到的那位仁兄,在遊戲中他就出場這麼一下子,然後不但掛了(在 Alan 的夢中)而且在遊戲中再也沒出現&再也沒提到過這個人......其實這位老兄的戲份並沒有這麼少,限量版的那本原文小說叫做《The Alan Wake Files》,這位 Clay Steward 就是這本書的編者。這本書應該是在遊戲的時間之後才編寫的,總之 Clay Steward 還活著(我只有隨便翻一下...有錯勿怪),不確定是不是還在追 Alan 的消息。我覺得他在 DLC 裡面可能還有出場的機會。

有些朋友是買一般版的,我就簡短介紹一下。Clay Steward 並不認識 Alan Wake,但是他在夢中遇見了未曾謀面的 Alan,以及追逐著他們的黑暗俘虜。記得我們在夢中遇到 Steward 的時候他說了什麼嗎?「我是克萊史都華,記得我嗎?」相信他認為 Alan 在夢中也曾經夢到他,但 Alan 不但沒表示什麼,也根本沒有跟他講過一句話......

在現實中,某天 Clay Steward 在家看電視的時候聽到了夢中熟悉的聲音,暢銷作家 Alan Wake 的聲音。於是他開始收集 Alan 的文章和資料,Clay Steward 覺得他的夢境並不尋常,所以他寫信給 Alan,但是被公司擋了下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Steward 在查資料的時候不經意地發現夢中的那做燈塔,於是他決定前往 Bright Falls。他發現這個地方有許多異狀,卻探除不出消息。接著他在投宿的 Majestic 汽車旅館的二號房發現了 FBI 探員 Robert Nightingale 留下的文件,他也得知 Alan 和 Alice 來到了 Bright Falls。

《The Alan Wake Files》裡面除了這些記述,還有 Nightingale 的調查報告以及一些訪談紀錄,最後是 Alan Wake 的一些資料和作品。要是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可以去找找有沒有人要二手的限定版,因為內容真的很豐富而精緻(還有特典光碟裡的資料和原聲帶)。如果想盡可能瞭解 Alan Wake 的故事,影集和這本小說都是必要的(但是請別妄想讀完小說就會知道所有事件的始末  XD)。巴哈的心靈殺手哈啦區有勇者在進行翻譯工作,不過進度似乎已經停擺很久了......但就目前已經翻譯出來的部份也可以得到許多資訊了,PTT 的 360 板精華區也有轉錄,不妨參考一下。我另外有找到一個國外網站,裡面有部份內容和介紹。

◆ Night Springs

Night Springs 也是遊戲裡常用到的梗,除了電視節目之外,在哈特曼的診所裡還能找到一台 360 和 Night Springs 軟體以及海報(我確定那台電視沒有 HDMI...),診所裡的安德森兄弟在玩的桌上游戲也是 Night Springs。 XD

而在遊戲中 Sarah 警長會提到他們用的暗號是 "Night Springs",乍聽之下只是個趣味梗,但是後來她又提到「亮瀑鎮就是夜泉電視影集的靈感來源」和「這個小鎮有時候真的很奇怪」,而且小鎮居民竟然還會約定暗號,再加上 Sarah 在看到 Nightingale 被黑影抓走之後其實算是相當鎮定,之後一路開無雙殺敵看起來心理也是沒有什麼疑惑和遲疑,這麼多的線索就會引起玩家的許多疑問了:這個小鎮曾經發生過什麼奇怪的事?這個「秘密結社」有哪些成員?這些成員又接觸過什麼奇怪的現象?警長要巴瑞通知他們暗號之後,這些人會採取什麼行動?或者是她的長輩遇過奇怪的事之後並沒有告訴她詳情,只告訴她遇到怪事要聯絡。

雖然 Sarah 的一開始的反應很驚訝,也要 Alan 解釋發生了什麼事,就她的反應就這樣了,而這種反應其實是也可以裝出來的。沒聽 Alan 說太多就跟著他一路黑影狂殺的 Sarah 在到了光明之屋之後就這樣放 Alan 單身赴敵去了?Alan 說要隻身上路 Sarah 毫無意見也就罷了,她竟然也毫無疑問?如果不是製作小組省略了這些部份,那就可以解釋成 Sarah「早就知道」或是「可以猜到」這些怪事的來由了。

當然這些都是猜測與妄想,抓到一個影就生了一個兒子。  XD  但寫是作者在寫,想是讀者在想,這也就是玩家(與讀者)的特權與樂趣所在了。  :P

◆ 發光文字

大家都知道在遊戲中四處可見的發光文字是「光明之女」(比較為人所知的稱號是燈泡瘋婆子......) Cynthia Weaver 到處去寫的,在這邊介紹一下。

遊戲進行不久就可以看到 "Trust no one in the dark"、"The Taken are filled with darkness" 之類,告訴我們一些基本知識。

在路途中也常會有箭頭和文字來指引玩家找到她準備的補給箱以及安全點,像是 "Safe haven"、"Follow →"、"The well-lit room" 等等。

這些文字也有一些是跟劇情有關的,例如:"The darkness wear her face",講的當然是 Darkness 侵佔了 Barbara Jagger 身體的事。

到了發電廠外面則會有:"Rule 1 : Never go out at night"、"Rule 2 : Keep the light on" 來闡述她對抗黑暗的原則。

Cynthia Weaver 之所以做這麼多事情,原因都是因為她深愛著 Thomas Zane。而獨身在黑暗中守護著光明之室中的神奇開關是辛苦的,是寂寥的,所以我們在某個廢屋地下室可以看到 "I miss you Tom" 之類的心底話,聊遣相思之苦。這位燈泡瘋婆子甚至在心型發光文字中間寫上 "C.W." 和 "T.Z.",真是好甜好可愛啊~~   >///<

但是這種生活畢竟太苦太孤單了,而且 Cynthia Weaver 曾經被黑暗所觸碰,所以在發電廠地下室的一個陰暗角落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位好甜好可愛的光明之女寫下另一番心底話:"I curse you Thomas Zane"......我看到這段真心話的時候真的是笑翻了。  XDDDDD

講了這麼多,還沒講到本來要講的梗......大家都知道補給箱上的發光符號是電力公司的標誌,但是有拿到限定版裡那本原文小說的朋友可以把書皮拆掉,在裡封面上也有一個燙銀的電力公司標誌喔。(其實好像還有哪裡有,只是我想不起來了...... ||orz)

另外她叫「光明之女」的原因,甚至還有人幫寫主題曲也很有趣,讓人好奇 30 年前發生的事件,也好奇老頭兄弟、燈泡女、和潛水夫之間的關係。像是 Anderson 兄弟當年喚醒了黑暗,Zane 暫時解決了問題,而現在 Alan 暫時解決了新的問題,Anderson 兄弟「復活」之後(原稿裡有提到他們準備好再次戰鬥了)會有什麼行動?Weaver 就此退場還是還有戲份?

◆ 小屋欄杆有隻鳥

在第一集 Alan 剛到湖中小屋時,欄杆上有隻鳥飛起來。而在最後一集 Alan 要進小屋的時候,在欄杆上也有一隻鳥可以光照恢復。雖然是小地方,但能看出製作小組的用心。

◆ 戰鬥 BGM

某一場戰鬥之前會看到一台收音機,如果開著收音機走進倉庫就會有戰鬥的背景歌曲。  XD  而這首歌的名字就叫 "War",也是 Poets of The Fall 的歌。

二、遊戲製作公司的梗

【遊戲製作人】

當 Alan 被 Sarah 警長帶回警局然後被釣魚醫生看診完之後,玩家要到警長的房間找她,在走廊上可以看到失蹤協尋的告示,這些人都是遊戲的製作人員。這也是常見的彩蛋方式。

【Emerson】

第四章一開始的場景是在哈特曼診所,Emerson 就是那個神經兮兮的遊戲製作人,Hartman 還說遊戲那種東西是垃圾。 XD  Emerson 的房間在 Alan 的房間對面,裡面擺著一部 Xbox360 和 Night Springs 遊戲軟體,牆壁上除了 Night Springs 的海報之外,還有一張《Death Rally》的海報,這是一個 Remedy 製作的遊戲,也是他們第一個打出名號的作品。而在同一個房間牆上裡有塊白板,上面根本就是 Alan Wake 的概念草稿。這樣已經很惡搞了,但是事情還沒完,下一節還會提到這個搞笑的傢伙。

【Max Payne】

Remedy 製作的神作,中文名字是《江湖本色》,在這邊推薦各位可以去找這個遊戲來玩,劇情、戰鬥、美術、配音、創意都棒得不得了,不論是一代 (2001) 還是二代 (2003) 拿到今天來都還是很棒的經典遊戲。快要出的三代我就不知道了,八成會是很好玩的遊戲,不過跟從前《Max Payne》應該是不會有什麼關係了......

 《Max Payne》封面Max Payne 1 cover

出色的遊戲的劇情和美術風格都完美地展示出陰暗沈鬱的氣氛,再加上配音配樂難以言喻地貼切,三者融合為一讓這個系列成為經典中的經典。系列中所採用的美式漫畫過場也有很棒的效果,同時這種手法也成為《Max Payne》重大的特色。在《Max Payne》大受好評之下,Remedy 繼續推出了《Max Payne 2》,結果一不小心又變神作了......

Max Payne 2 講評

這個遊戲是慢動作系統 Bullet Time 的始祖,所謂 Bullet Time 就是在發動之後會進入慢動作模式,然後玩家可以清楚看到子彈飛來飛去的軌跡和進行一些特殊的動作。雖然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 裡第一次有這種效果出現(應該是),不過在遊戲裡出現這種效果是從《Max Payne》開始的。

Max Payne 2 gameplay
用 Mod 惡搞的 Bullet Time

除了遊戲本身很優異,它的擴充性更增添了許多樂趣。許多玩家為《Max Payne》系列寫了無數的模組,覺得槍不夠多?血噴得不夠多?或是覺得主角衣服太醜?女角衣服太多?還是覺得只會開槍不會打架很遜?這個遊戲的模組之多可以滿足各種玩家的需求。下面隨便舉兩個例子:

Max Payne 2 駭客任務 Mod
Max Payne 2 快打旋風 2 Mod

神奇的是 2003 的遊戲到前陣子還有 Mod 釋出,難道是要為三代鋪路嗎?

巴哈姆特 GNN 新聞
模組官網

Remedy 總共才製作過四個遊戲:《Death Rally》、《Max Payne》、《Max Payne 2》,再來就是《Alan Wake》,這個《Max Payne》系列讓 Remedy 大紅大紫。而 Remedy 在《Max Payne》裡面就已經很愛埋梗,真要列出來篇幅也不會比這篇短到哪裡去......所以在《Alan Wake》裡面埋了這麼多梗也是剛好而已,如果我們發現這裡面還有一堆出自於《Max Payne》也實在再合理不過了。有國外的網站認為 Sarah 說 Alan 用了太多隱喻法也是在影射《Max Payne》太愛埋梗,我是覺得這個說也蠻有可能的。

介紹了很多,回來講《Max Payne》在《Alan Wake》裡的梗吧。

Max Payne 不但是遊戲名稱,也是主角的名字,而且還有 “max pain” 的姓氏梗(意謂主角真的是有夠痛的...),遊戲劇情不管一二代都是身邊的女人出事情,遊戲中還有許多北歐梗,有沒有覺得和某個遊戲很熟悉呢?  XD

Alan 在閃躲敵人的時候如果抓對時機就會進入慢動作(外國朋友在討論的時候直接把這個叫做 Bullet Time... XD),在敵人群中使用信號火炬的時候畫面會慢動作旋轉,使用信號槍時也會有特別的運鏡效果,這和 Remedy 製作的《May Payne》招牌系統 Bullet Time 的韻味相當神似(雖然並非完全相同)。在第三集 Alan 醒來之後要離開露營小屋區被 FBI 探員 Nightingale 開槍射擊的時候,那慢動作和子彈的軌跡就完全是 Bullet Time 的再現了。

在《Alan Wake》中提到 Alan 的 Alex Casey 系列一共有六本小說,分別是:

1.《Alex Casey》
2.《What I Can't Forget》
3.《Return to Sender》
4.《The Things That I Want》
5.《The Fall of Casey》
6.《The Sudden Stop》

Alex Casey 是紐約警察,Max Payne 剛好也是。
Max 有個好朋友叫 Alex。
第一集《Alex Casey》直接用主角的名字作為標題,《Max Payne》當然也是。
第二集《What I Can't Forget》我找不到明確相關的地方......  ||orz
第三集《Return to Sender》(退還寄件者)顯然是來自《Max Payne》系列中的 " Return to Sender" 頻道。這個電視台的《Address Unknown》影集和《Alan Wake》的《Night Springs》一樣,都可以在遊戲中觀賞。Return to Sender 頻道在遊戲中還辦了一個 "Return to Sender marathon",就是花兩天兩夜一次把整套影集播完。  XD
第四集《The Things That I Want》出自於《Max Payne 2》中的一個關卡,同時在過場畫面會念出這一句名台詞(0:30 處)。
第五集《The Fall of Casey》來自《Max Payne 2》的副標 "The Fall of Max Payne"。
第六集《The Sudden Stop》的內容可以在《Alan Wake》第二集的前兩張原稿看到,在閱讀這兩張原稿時的旁白也不像其他原稿一樣是由 Alan 的配音員演出,而是由 Max Payne 的配音員 James McCaffrey 負責(同時也是 Thomas Zane 的配音員)。而這兩張原稿的內容正是《Max Payne》的故事情節。

而在《Alan Wake》第六集一開始 Alan 說他頭很痛要吃止痛藥,不去吃直接往客廳走還會說「我不知道我沒有止痛藥能不能活下去」。止痛藥的英文是 pain-killer,在《Max Payne》遊戲中的作用是補血,Max Payne = max pain,然後吃 pain-killer 可以補血,很妙吧?這個典故也就讓 Alan 講的那句話更有意思了。這一段會讓玩過《Max Payne》的玩家會心一笑,而當我看到 Alan 書房裡的黃金雙槍根本就是爆笑了。  XDDDDD (Max Payne 的招牌之一就是雙手持槍)

剛剛提到 Hartman 診所裡的阿達遊戲製作人 Emerson 還有搞頭,這邊就繼續解說。在 Hartman 帶 Alan 見過 Emerson 之後會繼續走到 Anderson 兄弟玩桌上遊戲的房間,然後 Hartman 會叫 Alan 回房試著寫作。在回房間之前可以再去 Emerson 旁邊聽他抱怨,他會把《Max Payne》裡的 Bullet Time(子彈時間)講成「煮蛋時間」(Mullet Time)。然後他還會繼續抱怨說編劇希望他從角色到烤麵包機的所有東西都要隨時不停說話來表示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們就不閉嘴。然後編劇不閉嘴因為他們也有感受,而 Emerson 就必須聽他們講話,因為沒有人怕他,然後他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要閉嘴!閉嘴!閉嘴!  XDDDDDD  而我們可以從 Emerson 一長串的抱怨明確地瞭解到製作小組對編劇 Sam Lake 所抱持的觀感。XDDDDD

這「超乎必要的大量對話」也就正是 Remedy 的特色之一,為什麼說是 Remedy 而不是《Alan Wake》的特色呢?因為他們這個毛病從《Max Payne》就開始了......《Max Payne》的 NPC 也很愛講話,甚至還會跳舞和搞笑。而《Max Payne》和《Max Payne》的編劇都是 Sam Lake。   XD

Max Payne 2 Funny Moments,可以看到一些惡搞和 NPC 的大量對話

我先前已經提過很多次 Poets of The Fall 和《Alan Wake》的關係,但其實他們和 Remedy 的關係從《Max Payne 2》就開始了,《Max Payne 2》的片尾曲 "Late Goodbye" 就是 Poets of The Fall 的作品,在當時也獲得很高的評價。

在第六集的 The Harry Garret Show 訪談裡也提到 Alex Casey 總是鬱悶,感情路不順,女性朋友常死在他面前;而 Max Payne 在遊戲中總是屎臉,一代太太死在他面前,二代曖昧女友也死在他懷裡。而在訪談中 Alan 也說 "With Casey, it's all about his pain.",這八成也是蓄意的捏他。

很多人玩到這邊可能搞不太清楚坐在 Alan 旁邊一起受訪的 Sam Lake 是誰,最後還叫他「山姆,再為我們做一次那個表情。」相信也搞得許多人一頭霧水。這位 Sam Lake 就是 Alan Wake 遊戲的編劇大人,也是《Max Payne》遊戲的編劇,還是《Max Payne》一代的主角臉型模組,「再做一次那個表情」就是 Max Payne 在遊戲裡的便秘臉。所以主持人在那邊「你這自私的混蛋」、「Alex 總是鬱悶,女性關係也很不順是不是作者的寫照?」根本就是一直在狂婊鏡頭外面的 Sam Lake。  XDDDDDDD

Max Payne Face 2Max Payne Face compare

而主持人詢問「為什麼要寫死 Casey?每個人都愛他!」我覺得也有言外之意,因為叫好又叫座的《Max Payne》一、二代讓 Remedy 名利雙收,但是他們卻退出了三代的製作而交由 Rockstar 製作開發。不是說 Rockstar 不好,只是他們的風格和 Remedy 差太多,做出來的東西八成好玩,但十成和前兩代八竿子打不著。

節錄一段巴哈 GNN 的報導:「根據雜誌指出,男主角麥斯潘恩在遊戲第三代中留了鬍子、以光頭造型亮相......遊戲目前背景設定在巴西聖保羅,預期麥斯潘恩將會在拉丁美洲風格的貧民窟裡,使用大量的武器進行展開戰鬥。」光頭穿吊嘎的 Max 在巴西聖保羅拉丁美洲風格的貧民窟...有必要把前兩代的要素破壞得這麼徹底嗎?

其實想想這樣也好,Rockstar 挑明是要做同名字的另一款遊戲,省得到時候三分要像八分不像樣,還會讓我這種基本教義派流淚。換個角度想之後我也開始期待 Rockstar 會帶來什麼殺爽爽的遊戲了(難道是巴西 GTA 嗎?  XDDDDD),就讓經典留在回憶裡吧。

所以我認為主持人那段話就是為玩家提問:為什麼要殺了大家都愛的《Max Payne》系列?但是 Alan 回答 "It's time to explore new things." 所以寫了新的系列首作「啟程」,這也和製作人說「《Alan Wake》只是第一季」的說法一致。而主持人說「這些年確實帶給我們許多歡樂」也讓我感受很深,就讓影片中觀眾的掌聲歡送《Remedy's Max Payne》吧。

這邊也附上兩個影片,有點長,如果對 Remedy 這家公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Remedy 的發展歷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kJA9UhKA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xoJX_NNU30

最後補充個有點牽強的,Rusty 照顧的那隻狗叫做 Max......牠當時 in pain......

 

三、其他外來的梗:這類的梗有夠多,就挑重點來講吧。

【北歐梗】

之前在心得文中也有提過安德森家奧丁、托爾兩兄弟的北歐神話愛好,再多補充一個 Anderson 兄弟開過的「萬物滅絕」巡迴演唱會(Ragnarok),這個詞也是來自北歐神話。而在遊戲中 Alan 接受訪問的 The Harry Garret Show 裡這北歐兄弟的幕後原唱 Poets of The Fall 還跑出來亮相,這個樂團是芬蘭樂團。更別說 Remedy 根本就是芬蘭公司了,一堆北歐梗也是剛好而已。

秀裡的 Alan 就是遊戲主角的真人模組 Ilkka Villi,Alan 旁邊的那位 Sam Lake 則是遊戲的編劇(本名),在主持人後面的那三位就是 Poets of The Fall。不過主持人是哪位?The Harry Garret Show 是影射哪個節目?我就不太清楚了。

The Harry Garret Show 1

【Nightingale 的作家梗】

在遊戲中 FBI 探員 Nightingale 會用一堆作家的名字來稱呼 Alan,簡短介紹如下:

※ 丹.布朗(Dan Brown):美國驚悚懸疑小說作家,前幾年很紅,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達文西密碼》和《天使與魔鬼》,也都有改編成電影。

※ 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美國知名作家,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是《老人與海》。

※ 史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Steven King 是位靠杯暢銷的美國作家,著名於各種恐怖驚悚題材,書中常有莫名其妙而不知來由的超自然力量,作品的總銷售量有好幾億本。

台灣最近比較看得到的有《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四季奇譚》、《必需品專賣店》、《惡夢工廠》、《失眠》、《黑塔》。《四季奇譚》是由四篇小說組成,裡面就誇張地有三部被改編成電影:《誰在跟我玩遊戲》(Apt Pupil)、《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和《刺激 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曾經有病重的人和死刑犯寫信給他,希望能在臨終之前知道《黑塔》的結局(這套書寫了三十幾年)。還有個好笑的是有人寄給他一張被蒙眼捆綁的泰迪熊照片,還在信上威脅他馬上出版《黑塔》的續集,不然就要宰了這隻熊!  XDDDDDD

片頭動畫直接引述他的名言就不提了,New York Post 甚至把這個遊戲稱為 "Steven King, The game."。在國外的網站有看到一項資訊,就是說 Alan 的 Alex Casey 系列和 King 的 Misery 系列主角都被作者用同樣的理由賜死,不過我沒讀過這本書所以也不太清楚。另外《Alan Wake》裡有一部被黑暗附身的汽車,無人駕駛卻會自己跑來跑去,Steven King 的作品裡也有這樣的情節。而亮瀑之音主持人 Pat Maine 或許也是在影射 Steven King 常以 Maine State 為小說場景。

※ 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與其說是恐怖或奇幻小說作家,不如說是個文化開創者。他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s)影響了無數的創作者與其作品,已經蔚為體系。雖然因為主題的晦暗而在生前沒有成為 "a bestselling horror writer"(XD),但是他的影響力卻在過世之後越來越強烈而寬廣。

雖然 H.P. Lovecraft 的許多作品都有著相近的恐怖氛圍與超自然主題,但他一開始並沒有把自己的作品做緊密的連接或詳細的設定,只是隨著一塊塊拼圖的結合慢慢形成了一個神話體系的輪廓。他常與一些當代作家保持聯繫,這個團體就被稱為 "Lovecraft Circle"。根據傳記作家的記載,H.P.Lovecraft 在三十年裡寫了超過十萬封信(一天要寫超過九封,她的薪水夠他寄信嗎......),隨時都有 50 到 75 個通信對象。

H.P.Lovecraft 的筆友很多都是在參與業餘新聞運動的時候後的朋友與同事,但他也會收到粉絲的信件,而這些粉絲中又有許多人是剛起步的怪奇小說(weird story)作家,他們也會分享他們的故事和怪奇小說寫作的見解。透過 H.P.Lovecraft 的指導,這些故事的可能性不斷地延伸,而這些作家也開始互相參考別人作品中的元素,並據此來建構自己的新作品。
當 H.P.Lovecraft 想到一些關於怪奇故事的好點子就會藉由信件的往來把這些想法傳播出去。而當他開始發展他那沒有嚴謹結構的偽神話時,他也將這些想法透過回信散佈出去。

而在 H.P. Lovecraft 亡故之後這些作家並沒有停止活動,其中他的朋友 August Derleth 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Derleth 將 H.P.Lovecraft 鬆散的神話體系搞得很嚴謹,因為 Derleth 的創作和 H.P.Lovecraft 的作品精神多有違背,這也引起了許多批評。

H.P.Lovecraft 作品的精神是:在深邃幽遠的宇宙中,人類既無知又無力,根本不是個東西,當這樣的人類吃太飽而去深究那些神秘未知的領域時就會吃到苦果。人們遇到困境時可能會求神,人們遇到災難可能認為神明降罪,但這些遠古的眾神根本沒有把人類當作一回事。他們踩過人類也只像人類踩過螞蟻一樣,連踩過去了都不一定會發覺,更別說被拜託一下就來幫忙了。H.P.Lovecraft 所構築的世界就是這麼混亂而神秘,這也就是她的作品之所以獨特的魅力所在,但 Derleth 卻搞成了一群善神對抗一群邪神的 JUMP 系神話......被圍起來痛罵也是剛好而已。

我認為《Alan Wake》也從 H.P.Lovecraft 的精神中擷取了一些靈感,像是強調心靈的恐懼、突如其來的災禍、難以確知的神秘存在等等。我找了一段時間,除了 Nightingale 講出 H.P.Lovecraft 的名字之外並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顯示 H.P.Lovecraft 和《Alan Wake》的關聯性,雖然未必有白紙黑字的明確印記,但精神上是走在同一條路上的。有位外國朋友在討論區說得很棒:「我覺得這個遊戲用了許多 Lovecraft 的元素,但有什麼恐怖遊戲不是呢?」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這邊拉里拉雜講了一堆的原因。

附帶一提,除了小說與電影之外,這個體系也有許多電腦遊戲的創作,像是早年的名作《南極冰怪》,以及近年的《Call of Cthulhu : Dark Corners of the Earth》(Xbox 上有出喔)和《Call of Cthulhu : Shadow of the Comet》。另外桌上遊戲《Arkham Horror》也是知名作品。如果對美式奇幻恐怖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找相關的資料。

※ 布萊特.伊斯坦.伊利斯(Bret Easton Ellis):美國小說家,不太認識。我只知道他最有名的《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這部小說有改編成同名電影,主角是蝙蝠俠 Christian Bale。

※ 詹姆士.艾洛伊(James Ellroy):美國犯罪小說作家,也不認識。查了一下,代表作品是《洛城四部曲》,目前只有前兩部《黑色大理花》和《絕命之鄉》兩本有中譯。但是第一部《黑色大理花》、第三部《鐵面特警隊》和第四部《White Jazz》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看介紹好像很棒,去找來看好了。  XD

※ 詹姆士.奧古斯丁.阿洛伊修斯.喬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 = James Joyce):知名愛爾蘭作家,代表作是《都柏林人》和夭壽長篇的《尤里西斯》,這《尤里西斯》飽受爭議不說,還是出了名的難讀,我也完全讀不下去。   XD

※ 米基.史畢蘭(Mickey Spillane):美國暢銷推理小說作家,不認識。有份網路上的資料說他是「以槍戰加性愛場面聞名的美國暢銷推理小說作家」、「這一系列的另外12部陸續出版,總銷量達100萬冊,其中多部被搬上銀幕,拍成大腿如林,子彈如雨的二流片......」。很微妙的評語,但也有其他一些資料認為他是叫好叫座的大師級人物。無論如何,其人及其作品在該類型的小說裡必然佔有一定的地位,而且確定賣得很好。

※ 雷蒙.錢德勒(Raymond Thornton Chandler):知名推理小說作家,有趣的地方是極端討厭希區考克(希區考克是知名驚悚片導演,後面再提)。

【文學書籍】

◆ Romeo and Juliet(羅密歐與茱麗葉)

《Alan Wake》裡有個成就是「那邊窗子透進來的光」(What Light Through Yonder Window),條件是「以莎士比亞的方式殺死 50 個黑暗俘虜」(Defeat 50 Taken with the flaregun, the way Shakespeare intended.)。可能很多朋友一直搞不懂這跟莎士比亞有什麼關係,事情是這樣的。

在《Romeo and Juliet》的第二幕第二景,Juliet 出現在樓上的窗戶邊,Romeo 在下面發現了 Juliet 的出現,Romeo 說: "But, soft! what light through yonder window breaks? It is the east, and Juliet is the sun."(小聲點!那窗子透出的光亮是什麼?那是東方,Juliet 就是太陽。)這也是本劇的名場景之一,不知道為什麼 "breaks" 被省略了。

窗台 - 老

窗台 - 舞台劇

◆ Bible(聖經)

有個成就名稱是「點燃燈光」(Let there be light),這是出自英文聖經上的一段話,上帝說:「要有光!」(Let there be light)。

 

【電視影集】

◆ Twin Peaks(雙峰)

TwinPeaks_openingshotcredits

《Twin Peaks》(雙峰)是著名的美國恐怖懸疑影集,也曾經獲得艾美獎提名及贏得金球獎,。台灣曾經播映,不過年紀尚小實在看不太懂,印象也模糊了,最有印象的就是華人演員陳沖吧。一般評價就是「有夠好看!但是我他喵的看不懂啊啊啊啊啊!」  XDDDDDD

製作小組也表示過這部影集是《Alan Wake》重要的啟始創意之一,不過他們不承認也沒人會相信就是......下面的資料是外國網站列出的關聯點,我只是隨便翻譯上來而已。我知道的我會加以補充說明,難以簡短解釋或我個人無法確切說明的我就會打模糊仗隨便帶過去......

"Twin Peaks" 和 "Bright Falls" 都是小鎮的名字,都座落在華盛頓州,看起來都是純樸鄉民,然後都有奇怪的事情發生。

在《Alan Wake》裡可以看到一些貓頭鷹,在《Twin Peaks》有句名台詞是 "the owls are not what they seen"(這句我居然記得... @@)。

貓頭鷹

《Alan Wake》的哈特曼診所裡,阿答遊戲製作者 Emerson 會躲在沙發後面嚇人,《Twin Peaks》裡面也有相同行徑的人。

※《Alan Wake》裡的 "Oh Deer Diner" 是源自 《Twin Peaks》裡的 "Double R Diner",甚至連服務生的制服款式都幾乎一樣,只差在顏色一紅一藍。在《Twin Peaks》裡點唱機也出現過好幾次,《Alan Wake》的「通通喝光光」成就可能與《Twin Peaks》裡 Audrey 聽到點唱機的歌跳舞和 Bobby 點歌的劇情有關。

補充:我有在你管上看過影片,制服還真有點像(不過這種制服好像也很尋常就是......)。《Alan Wake》上市時把 Rose 的改成紅色制服,不然初期設定連顏色都很相近。

餐廳 - 雙峰
餐廳 - 雙峰

餐廳 - 心靈殺手
餐廳 - 心靈殺手

餐廳 - 亮瀑 餐廳 - 亮瀑

制服 - 雙峰
制服 - 雙峰

制服 - 心靈殺手
2008 Rose

制服 - 亮瀑
 制服 - 亮瀑

《Alan Wake》最後一集裡 Alan 會遇到跟他長得一樣的人,如果 Alan 掛了就會取代 Alan。而在《Twin Peaks》裡的 Dale Cooper 被困在 Black Lodge 時,也有個長得跟他一樣的人在現實世界中取代了他。

補充:在遊戲中 Mr. Scratch(空殼先生)出現的時候,Zane 的解說是「當你離開之後,你的朋友將會見到他。」(Your friends will meet him when you're gone.),這裡可以理解成 Alan「離開」這裡前往湖底,或是到湖底之後也出不來所以說是「離開」。另外一種直接的解釋就是 GG 了。就我個人聽到這句話的直覺理解是中間那個解釋啦。

《Alan Wake》裡有個瘋婆子總是拿著油燈,人稱 "The Lamp Lady",《Twin Peaks》裡則是有個瘋婆子總是抱著塊木頭,人稱 "The Log Lady"。

瘋婆子 - 心靈殺手
瘋婆子 - 心靈殺手

瘋婆子 - 雙峰瘋婆子 - 雙峰

《Alan Wake》裡的 "Mirror's Peak"(鏡峰)明顯地出自於 "Twin Peaks"

《Alan Wake》和《Twin Peaks》裡都有個 FBI 探員來到小鎮偵查,而且都是重要角色,但是他們的性格完全相反,至少一開始是這樣。

《Alan Wake》裡的 Rusty 曾經讚美 Oh Deer Diner 的咖啡,而《Twin Peaks》裡的 Dale Cooper 則是到任何地方都會大力讚美那裡的咖啡。這位 FBI 探員有一句台詞是 "Damn Good Cup of Coffee",就正是《Alan Wake》裡的一個成就:「極品咖啡」(Damn Good Cup of Coffee,收集 25 個咖啡保溫瓶)。而收集 100 個咖啡保溫瓶的成就「咖啡因攝取過量」(Hypercaffeinated)也影射著 Dale Cooper 的咖啡成癮。

補充:Rose 說 Rusty 皮膚下面流的都是黑咖啡,似乎也預言了 Rusty 將來成為黑暗俘虜的命運。

※ 在《The Alan Wake Files》原文小說中的訪談紀錄是由 FBI 探員 Nightingale 的錄音帶謄寫下來的,《Twin Peaks》中的 FBI 探員則總是用他的小錄音機錄下所有事情。

※ 在一張手稿中,FBI 探員 Nightingale 提到他不喜歡樹,而《Twin Peaks》中的 FBI 探員 Dale Cooper 則在第一個出場鏡頭就提到他覺得樹木很美,稍後還詢問當地警長這些樹的品種。

補充:Nightingale 的手稿我不知道是指遊戲中的原稿「奈丁格到達亮瀑」,還是《Alan Wake Files》原文小說裡面,他說的 "Trees are pretty, but hell, they all look alike." 。而 Dale cooper 在《Twin Peaks》的出場鏡頭裡,這位 FBI 探員正在開車,同時拿著小錄音機進行口述筆記。一開始是 "Diane, 11:30 a.m., February Twenty-fourth. Entering the town of Twin Peaks, five miles south of the Canadian border, twelve miles west of the state line. I've never seen so many trees in my life.",在報完時間、日期、位置這些最基本的開頭之後,正式內容的的第一句話就提到樹。然後他巴拉巴拉講了一些有的沒有的,最後又提到 "Oh Diane, I almost forgot. Got to find out what kind of trees these are. They're really something."。下一段就是他和當地警察碰面,相互自我介紹和講了幾句開場白之後,Dale Cooper 又發作了......"Sheriff, what kind of fantastic trees have you got growing around here? Big, majestic.",當他得到答案時十指交握,表情之滿足、之歡欣......然後下一秒就表情嚴肅地 "Can someone get me a copy of the coroner's report on the dead girl ?" 不但在三分鐘裡讓觀眾對這個怪人產生高度興趣,而且真的很靠杯好笑。  XDDDDDDD

這是 Dale Cooper 的出場鏡頭,可以讓大家印證一下。他當時正在錄音、提到樹、提到要去弄咖啡來喝。後面則是遇到警長的對話。

《Alan Wake》在《Twin Peaks》裡提到很多次「黑暗潛伏在森林中」,而《Alan Wake》的黑暗則潛伏在巨釜湖。

在《Alan Wake》的攻略本裡,有記載著 100 個咖啡保溫瓶的位置,這份文件是由一名沒有提到名字的 FBI 探員所記載。而這位 FBI 探員在這份文件中數次提到他的同僚 "Cooper",其中一篇提到 Cooper 參加了一個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seminar"(台灣好像翻譯成超覺靜坐),另外一篇則提到 Cooper 有 "out there" theories(這個查半天查不到也猜不出來,推測跟靈修有關)。這個名字當然是在影射《Twin Peaks》裡的 Dale Cooper,而冥想那些則是指向《Twin Peaks》影集的導演 David Lynch(台灣多翻為大衛.林區)。

補充:David Lynch 是咖啡熱愛者,而且每天冥想,三十幾年從不中斷。

再補充:在遊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好幾個紅色的椅子,這也很可能是從《Twin Peaks》裡出來的。雖然我覺得椅子的顏色不一樣,但是《Alan Wake》裡的「紅椅子」或許是從《Twin Peaks》裡 Black Lodge 的「紅色」和「椅子」結合而成,如果考慮到這個遊戲這麼愛用雙峰梗,這也是相當有可能的推測。

網路來的照片 - 《Alan Wake》到處亂丟的椅子 1, 2, 3, 4
網路來的照片 - 《Twin Peaks》Black Lodge 裡的椅子 1, 2

Red Chair - Black Lodge - 2

Red Chair - Black Lodge - 1

而在《Alan Wake》中,Alan 會在 Hartman 山莊診所與 Anderson 兄弟交談,在那個房間外面的走道上掛著兩幅畫。其中一幅畫著兩座山峰和一棵樹,這是暗示著《Twin Peaks》。另一幅畫著瀑布和月亮,該是《Bright Falls》。而兩幅畫掛在相對的位置,則表示兩者之間緊密的關聯性。

◆ LOST(LOST 檔案)

LOST_

《LOST》(LOST 檔案)是很紅的美國電視影集,我也沒看過,所以照例抄網路......根據網路上的介紹,大致上的劇情就是飛機墜機,旅客掉到神秘小島,然後描述成員間的人性衝突以及對抗島上居民和超自然現象。

國外網站整理出來《LOST》和《Alan Wake》相似的地方則是:
都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會侵佔人類的身體。
都有小島沉下去(LOST 是沉到海裡)。
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戰爭都是劇情的最重要因素。
《Bright Falls》影集的 Jake 在森林裡醒來,LOST 裡面的 Jack 在叢林裡醒來。
《Bright Falls》影集和《LOST》都有過了一段時間後,在莫名其妙的地方醒來的情節。
《Alan Wake》裡 Darkness 被困在湖底,並想要逃脫。《LOST》裡 Man in Black 被困在小島,並想要逃脫。
《Alan Wake》裡的 Babara Jagger 是主要反派,穿著全黑的服裝。《LOST》裡的 Man in Black 是主要反派,也是一身黑。
《Alan Wake》裡 Cynthia Weaver 穿著白色的夾克,並守護著故事的關鍵。《LOST》裡面的 Jacob 也是非常相似的角色。

因為對《LOST》沒有愛,所以我就沒有去找什麼資料來補充佐證了。   -_-a

◆ Night Springs = The Twilight Zone(陰陽魔界)

咦?剛剛不是已經講過《Night Springs》了嗎?剛剛講的是遊戲裡面的梗,現在要講的是 《Night Springs》的由來。大家都很熟悉的《Night Springs》影集其實也是很有梗的,這個虛擬影集是對美國知名影集《The Twilight Zone》致敬。這個影集對很多人來說或許很陌生,這也難怪,因為這是 1959 年首播的美國影集,中文叫《陰陽魔界》(1959–1964 稱為原始系列,共 156 集),還有延伸出同名的同概念電影。

TheTwilightZoneLogo

《The Twilight Zone》的編劇兼導演(好像也會去旁白...)是當年盛極一時的 Rod Serling,影集的形式是小故事單元劇,影集內容則相當廣泛,包括超自然、科幻、懸疑、恐怖、怪物、核戰、麥卡錫主義等等,有很多瘋狂無極限的奇想,有許多警世意味的故事,當然也有許多很靠杯的黑劇情。

這個影集的風行也衍生了各式各樣的相關作品,《The Twilight Zone》的形式、概念和意象更影響了後世的許多創作,像是 X-File 和許多恐怖、驚悚電影。就提一位大家都很熟的 Steven Spielberg(史蒂芬史匹柏)吧,這個再花十億美金預算亦不動容的狂人也在 1983 年拍過《陰陽魔界》電影版的其中一段(電影是由四個小故事組成,由四名導演分別拍攝,有重出 DVD)。

不僅如此,Spielberg 還在 1985 到 1987 拍了一部電視影集《Amazing Stories》,基本上就跟《The Twilight Zone》是同一類型的影集,也獲得了艾美獎的 12 項提名並拿下五個獎項。

好像有點扯太遠了......總之,看看《The Twilight Zone》的片頭,應該就可以明白了。
我看過最喜歡的片頭
1962 年轉轉轉片頭
1985 年版片頭,一開始的山景 zoom out 有沒有很熟悉啊?   XD
1959 年 Pilot 版片頭

《The Twilight Zone》片頭台詞
You unlock this door with the key of imagination. Beyond it is another dimension. A dimension of sound. A dimension of sight. A dimension of mind.
You're moving into a land of both shadow and substance of things and ideas.
You've just crossed over into...The Twilight Zone.

《Night Springs》片頭台詞
We take the facts of our existence for granted, unaware that they are merely a thin veneer of desperate self delusion covering a vast cosmos of madness and horror. All too often, the stars are right...in Night Springs.

《The Twilight Zone》是講求衝擊觀眾的心靈,劇中不會像很多猛鬼片那樣拼命「嚇人」,而是會利用情節、音樂和音效等等方式來營造出令人全身肌肉僵硬的透心涼感覺。  XD  這應該也就是《Alan Wake》的製作理念,不是用鬼怪邪靈來嚇玩家,而是用未解的謎團、晦暗的場景、驚悚的音效、緊迫的任務和手把的震動來讓玩家抖一下抖一下。  XD  所以向這部影集致敬也是很切題的,要是能向這部影集多偷學一點峰迴路轉和超黑展開的話就太棒了。 :P

插播一下馬路消息,我在查這影集的時候,聽說其中有一集的故事是主角睡醒之後莫名其妙就跟別人語言不通,詞語的意思全都錯置了。像是恐龍不再是恐龍的意思,而是指午餐。這個情節應該很多人都很熟悉吧?我也覺得很熟悉,所以我去查了一下,結果確實是有這麼一集。這一集叫做 "Wordplay",出自《The Twilight Zone》First revival Season 1,導演 Wes Craven,編劇 Rockne S. O'Bannon,1985.10.04 播出。所謂大宇宙電波無所不在,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創作者碰巧有雷同的概念也很合理吧?但是在這部華人小說的內文中還有用到「陰陽魔界」一詞(不是提到這個節目)......Hmm......大概也是巧合吧。小說的作者在後記裡也提到他本來想要採用的作法是「故事沒有謎底,所有的主人翁都將一輩子掙脫不開符號錯亂的枷鎖。 」,他對這個未採用情節的感想是「當然了,我可沒這麼幹,雖然,這樣幹一定酷死了,自己覺得啦!」。呃......這集"Wordplay" 的結局也是沒有謎底,大家也就這麼錯亂下去......講這些也沒有別的意思,而且還低亮度以示低調(我心靈脆弱,經不起罵),我只是想和看到這段文章的朋友分享一下,其實在 25 年前的阿咩裡卡就已經這麼酷了。

 

【電影】

◆ The Shining(鬼店)

不放電影海報,放個主角玉照更有感覺
The_shining_heres_johnny

由 Stanley Kubrick(史丹利.庫伯力克)導演,Jack Nicholson(傑克.尼克森)主演的著名經典恐怖片。劇情是主角帶著家人到偏遠山上的旅館做冬季看守的工作(冬天的山上被冰封還有暴風雪,所以旅館要僱人看守與整理修繕),這間旅館從前發生過一些不好的事,主角一家人到那邊也發生了一些事。

就簡短介紹到這裡了,雖然並沒有猙獰的鬼怪或噁爛的場景,情節、場景和演員也很簡單,但是被稱為經典名片還是有它的特色在,我個人還蠻喜歡。推薦觀賞,但或許不要 抱著看「恐怖片」的期待去看可能比較好。有興趣要看又怕被劇透的朋友請跳過這一段。

Steven King 的原著小說改編(這傢伙實在很愛用作家當主角)。

主角 Jack 也是一位作家,大部分時間的表情也很沈鬱,也都會忽然暴怒。但 Jack 的表情經常充滿狂氣(看那張主角玉照就知道了......),會因為一些瑣事就會暴怒。Alan 只有關於 Alice 的事才會突然抓狂。

Jack 和 Alan 都是在靈感枯竭的時候帶著妻子前往小鎮(不過 Jake 還有小孩),提到寫作的時候也都會暴怒(但情況有些不同)。Alan 是一直逃避不想寫,Jack 則是想寫到抓狂,甚至還會兇老婆和說些很過份的話,最後整個腦袋都壞了。Alan 超愛老婆,Jack 則是連髒話都飆免錢的。

兩部作品中都有打字機,不過 Alan 用的是黑的,Jake 用的是白的。

Alan 的打字機

打字機 - 心靈殺手

Jack 的打字機打字機 - 鬼店

《The Shining》分段一開始是用黑底白字的事件,後面則是用星期幾。《Alan Wake》是以「集數」(Episode) 來分段,但據說在原始設定中是用日期來分段。

《The Shining》一開始也是從森林中的道路開車到依山傍水的偏僻小鎮,運鏡方式和《Alan Wake》很接近。Alan 雖然是搭乘渡輪,但在原始設定裡應該也是開車到 Bright Falls 的。

 

《The Shining》片頭影片小鎮 - 鬼店 

Jack 剛出場的時候穿的西裝外套跟 Alan 那件顏色很接近(其實大部份的時間都不是穿西裝,這個比較凹... XD)。

西裝 - 鬼店

Jack 居住的 Overlook 旅社裡也有樹牆迷宮,但是比《Alan Wake》Hartman 診所裡的那個大得多。兩部作品中都有在樹牆迷宮逃命的情節。

迷宮 - 鬼店 2 
迷宮 - 鬼店 1 

在主角前往小鎮工作的時候,主管告知從前有一擔任主角同樣職務的人發生了怪異的變化而造成慘案,這個情況後來也發生在主角身上。兩部作品的主角所投宿的旅社都有超自然力量潛伏。

劇中成員有時會講出一些奇怪的話,像是 Hollorann 不知道 Danny 的小名是 Doc 卻這樣稱呼他。Danny 也會在腦中聽到一些奇異的言語和看到一些奇異的影像,像是還沒對他說的話和還沒見過的景象。這種能力叫做 "The Shining",可以心靈感應(不開口就說話),或是能看到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或未來會發生的事。這些奇異的影像會一閃而逝,表現方式和《Alan Wake》裡 Alan 腦中常會閃過一些失憶的畫面類似。

Alan 受到 Babara Jagger 的設計,Jack 則是被 Delbert Grady 指引。他們遇到的「人」都與超自然有關,都跟從前發生的事件有關,也都會試圖讓他們去做一些不好的事。

《The Shining》裡斧頭破門的畫面畫面已經成為經典,在《Alan Wake》中也可以看到許多次斧頭破門的場面。

斧頭破門 - 心靈殺手

斧頭破門 - 鬼店 

《The Shining》裡兩代冬季看守員最後都被超自然力量所擄獲而永遠留在旅社,《Alan Wake》中的兩代作家都自願留在湖底對抗黑暗。


◆ Blue Velvet(藍絲絨)

中文名稱為《藍絲絨》,又是 David Lynch 導演的驚悚影片,據說是 David Lynch「確立強烈個人風格的代表作」。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看劇情簡介是一部描寫人性陰暗面的電影,大膽地表現了暴力與性。詳細情節對我來講有點噁爛,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所以也沒有去看的意思,這是網路上找到資料,未經查證。

《Blue Velvet》在劇中使用了 Roy Orbison 的歌曲 "In Dreams",這首歌也出現在《Alan Wake》第一集的片尾。


◆ The Birds(鳥)

The Birds

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導演的經典電影,Hitchcock 是舉世聞名而且影響後世深遠的英國導演,擅長驚悚懸疑片。他因為對電影界的貢獻還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其人才氣縱橫,外號「緊張大師」的他擅長描寫人性的陰暗角落,在劇情、運鏡乃至配音上都能輕易挑起觀眾不安的情緒。

Hitchcock 的知名作品有《North by Northwest》(北西北》、《The Birds》(鳥)、《Psycho》(驚魂記)等等,《Psycho》中的浴室淋浴那場戲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這部電影的手法、場景與配樂都已經被討論和致敬過無數次了,像大家比較熟悉的《Scream》(驚聲尖叫)裡也有引用到這部電影的台詞,連《絕望先生》都有引用到浴室那場戲。  XD

Hitchcock 在拍《The Bird》前找不到適合的女主角,結果在廣告中看上了一位金髮的模特兒,於是馬上跟她簽了長約並啟用她為該片女主角(Hitchcock 喜愛金髮美女不是新聞),Hitchcock 就用這麼一部片就把默默無聞的小模 Tippi Hedren 拱成金球獎影后。雖然是 1963 年拍的,不過現在大賣場應該還有機會找到便宜的單片,近年也有出版他的電影全集。

這位電影鬼才不但拍出了無數令人發毛的電影,而甚至連他本人的性格都是驚悚片角色的典型性格。在《The Bird》中有場戲是女主角在閣樓裡被鳥攻擊,光是這場戲就連拍了五天,讓 Tippi Hedren 飽受折磨,她在戲中的尖叫和恐懼大概也不是全部靠演技的吧......

Hitchcock 拍戲這麼折磨人,私底下也沒有多好相處,Hitchcock 對 Tippi Hedren 也有強大的控制慾,他用各種方式緊迫釘人,在 Hitchcock 的控制下 Tippi Hedren 幾乎已經完全沒有隱私和行動自由了。這樣搞下去誰受得了,更何況 Tippi Hedren 又交了男朋友。

於是搞到後來就吵架翻臉了,Tippi Hedren 要求解約,Hitchcock 不肯答應,之後只要有人找 Tippi Hedren 拍戲,Hitchcock 一律回絕,一個金球獎影后就這樣被冰起來了。在約滿之後 Tippi Hedren 的聲勢已過,又沒有惡勢力撐腰,後來就只能演演電視,再也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成績了。

講了半天還沒入正題......在《Alan Wake》裡漫天都是黑暗烏鴉還會攻擊人和《The Birds》裡的場景神似,Barry 在小屋被黑暗烏鴉襲擊時,他有提到烏鴉從煙囪鑽進屋子裡,這正是《The Birds》裡的情節。講完了......(逃)


◆ Lord of the Ring(魔戒)

Eye-of-sauron

這當然就是每個玩家都想要一個的「魔多的燃燒之眼」(Flaming Eye of Mordor)。  XDDDDD


◆ Poltergeist(鬼哭神號)

Poltergeist Poster

"Poltergeist" 是指「騷靈現象」,又稱 "Noise Ghost"。基本上就是一種超自然現象,例如:電器忽然自己啟動或關閉、馬桶自己會沖水、門會亂開亂關、物體自行移動、無故出現的詭異聲響...等,更嚴重的就像是電影裡面東西亂飛亂砸、桌椅一直跳動之類的。

而《Poltergeist》是由美國導演 Tobe Hooper(陶比胡波)執導,Steven Spielberg(史帝芬史匹柏)編劇的知名恐怖電影,這位導演近期比較知名的作品應該是《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德州電鋸殺人狂),Tobe Hooper 擔任編劇工作。

《Poltergeist》的導演雖然掛 Hooper 的名字(Spieberg 當時在導《E.T.》),但編劇兼製作人 Spieberg 在拍攝過程中也有高度的參與,兩人也因此而有了齟齬,Hooper 也因此在後製階段離開,由 Spieberg 完成本片。

而這部電影的配樂家也相當有趣,他正是為《The Twilight Zone》配樂的 Jerry Goldsmith,可以說是該類型影片的老牌配樂家了。而這部電影的劇情靈感也是來自《The Twilight Zone》的 "Little Girl Lost"。用《The Twilight Zone》的配樂家來主掌《The Twilight Zone》的變體故事,這也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了。不過我提到這個部份也只是因為有趣而已。   XD

劇情很簡單也很老梗:一家人搬進新家,這棟房子不巧是建在墳地上,然後這家人就遇到一堆超自然現象。雖然是 1982 年的作品但劇中特效相當不錯(Spielberg,不意外...),氣氛也很恐怖,而且更可怕的是這部片超邪門......

這部片總共有三集,1982 年拍第一集的時候,演小兒子的演員在拍攝過程中差點被玩具小丑的手臂勒死。而在電影上映後不久,劇中大女兒的演員遭到男友謀殺,而且是被勒斃......(22 歲)。1986 年拍續集,飾演靈媒的演員在拍攝過程中過世(也有說是拍完才過世的)。而到了第三集拍攝完畢後不久,貫串全系列的主角小女孩過世,有說是因為氣喘病,也有說是不明原因的怪病(12 歲)。這些詭異的事件讓這部電影成為著名的詛咒電影,戲裡戲外都是話題不斷。

在《Alan Wake》裡有個成就是「They're heeeeeere!」(他們來了!),這個成就的名稱就是這部電影的名台詞 "They're here.",在電影海報上也可以看見這句台詞。然後這個梗和遊戲的關聯性也很簡短,又講完了......


◆ The Matrix(駭客任務)

《The Matrix》這部經典名片有太多的討論,就不多介紹了(第一集我看了六遍以上吧?)。跟《Alan Wake》有關的部份有:

《Alan Wake》的成就「Missed by a Mile」(差之千里)所用的圖像跟《The Matrix》裡 Neo 閃子彈的姿勢很類似。

差之千里

《Alan Wake》裡 Nightingale 對 Alan 開槍時的慢動作和子彈軌跡的特效和《The Matrix》很類似。


◆ 1408

1408

電影《1408》由 John Cusack(約翰庫薩克)與 Samuel Jackson(山繆傑克遜)兩名巨星主演,原著為 Steven King 《Everything Eventual》短篇集中的同名小說(又是他!)。

故事內容是一名鐵齒的暢銷恐怖小說家,他到處前往傳說鬧鬼的旅館,目的是去破解這些傳聞。有一天他被一封特別的信邀請到某個旅社的房間,但旅館經理拒絕了他的要求。在經過一番斡旋之後作家終於進住這個已經造成五十幾個人喪生的恐怖房間,之後當然也發生了可怕的事。

這部電影和《Alan Wake》的關聯很難發現,記得 Alan 協同 Sarah 和 Barry 一起前往直昇機停機坪嗎?在 Alan 開了一陣子無雙之後直昇機終於順利啟動升空,這架直升機的編號就是 1408。

1408 - 心靈殺手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越杜鵑窩)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飛越杜鵑窩》又是由 Jack Nicholson 主演的電影,Jack 在《飛越杜鵑窩》中展現了精湛的演技,他也靠這部作品摘下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生涯被提名奧斯卡金像獎 12 次,得獎 3 次。金球獎提名 17 次,得獎 7 次。其他還有無數的獎項。)這部電影在第 48 屆奧斯卡包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已經可以說是獲得最高的榮耀,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本片在《Alan Wake》中也在一個小地方出現:Alan 在 Hartman 的診所醒來以後會被帶著到處逛,Hartman 會提到 Jack 帶著其他病人去釣魚了。而在《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裡的重要情節之一就是 Jack Nicholson 帶著病友去釣魚。

 

【遊戲】

◆ Left 4 Dead 2(惡靈勢力 2)

《Alan Wake》有一場在舞台上的戰鬥和《Left 4 Dead 2》裡其中一個關卡相似(1 分 50 秒左右),都是搖滾舞台,都有煙火,都是要打持久戰。

◆ Max Payne

上面已經介紹不少了,在這邊補充一個地方。《Alan Wake》的故事裡提到 Anderson 兄弟早年開過一個「萬物滅絕」演唱會(Ragnarok),"Ragnarok" 除了是北歐神話梗之外,也是《Max Payne》裡的一個關卡名稱。

◆ Dopefish

《Dopefish》是個老遊戲,在《Alan Wake》的書店裡找到海報,而在《Max payne》裡也可以找到《Dopefish》的海報。但這個梗並不能說是《Max payne》梗,只能說是遊戲界的老梗之一,詳情可見下面的兩個網站。

Dopefish - 心靈殺手 Dopefish - Max Payne

其他詳情請參閱 Dopefish 資訊網Wikipedia "Dopefish" 條目(英)。   XDD

 

大致上就這樣吧,寫這些東西出來花了太多力氣,遊戲都荒廢了(?)。希望看過這些資料的朋友,回去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會更有樂趣。  ^_^/

為了感謝各位能看完這麼冗長的文章,就附送個小禮物吧。在第四集的舞台之前有台怪手,擊敗怪手之後要從一個缺口跳下去,舞台在右邊但我們要往左走,穿過風車和補給箱小屋不要停,繼續走到底會看到三個十字架,走到上面會有事情發生喔。根據我的觀察還有很多人沒有發現,請知道的朋友也不要講太清楚來破壞這個小驚喜喔。  :P

再加送一個我的最新發現,在遊戲中還可以找到三張奇怪的標誌,我研究很久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那是 Microsoft Tag,可以下載軟體之後用手機把 tag 拍下來解讀。第一個解開之後可以得到一個免費主題的兌換碼。第二個解開可以得到 Hartman 的電話,這電話是真的可以打過去的,打過去之後可以聽到 Hartman 的語音。第三個是 Alan 的語音信箱號碼,可以打過去聽留言。  XDDD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